酿造工艺
- 分类:贵封简介
- 发布时间:2021-03-10 17:03:06
- 访问量:0
传承12987古法工艺,“天人合一”酿造经典
贵封酒传承茅台镇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:端午制曲,重阳下沙,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两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之传统工艺。高温制曲,高温发酵,高温取酒,经过至少5年长期窖存,以不同轮次,不同酒体,不同年份的原产酱香型白酒,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,精心勾兑而成,堪称“天人合一”之稀世经典。
五大制作工艺
1、端午踩曲,是每年端午时节开始制作酒曲。同时端午踩曲,也是茅台镇正宗酱香型白酒生产周期的开始。
2、重阳下沙,即重阳节开始投料。“沙”指的是正宗大曲酱香酒的特有原料“红缨子有机糯高粱”,其粒小、皮厚,呈酱红色,当地人称其“沙”。
3、贵封酒在酿造过程中的制曲、发酵、馏酒等环节均有严格标准,概括为“三高三长”。 三高:高温制曲(60℃以上);高温堆积収酵(50℃);高温馏酒(40℃ 以上)。三长:制曲时间长(6个月);基酒生产周期长(1年);基酒贮藏时间长(5年)。
4.九蒸八酵七取,酿造正宗大曲酱酒,则必须采用12987传统酿造工艺。贵封酒的酿造,历经30道工序165个环节,始得一瓶好酒。
5.基酒窖藏,在基酒储藏环节,贵封酒采用的是窖藏模式。具有“陶坛存储、原产地贮藏、全程保姆式服务、智能数字藏储中心”几大特色。
酿酒原料
酿造贵封酒所选用的赤水河流域产红樱子糯高粱,具有颗粒小,皮厚、扁圆、结实、干燥、淀粉和单宁含量合理的特点,尤其是对酿酒有利的支链淀粉含量,比外地高粱高出三分之一左右,适应高温堆积发酵、八次摊凉翻造,九次蒸煮及多次混拌的生产工艺要求。
贵封酒高温大曲所选用的原料是优质软小麦,其淀粉含量高,粘着力强、氨基酸种类达20种,维生素含量丰富,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天然培养基。
地理位置
茅台镇位于贵州遵义仁怀市赤水河畔,地处云贵高原,在贵州省的西北部,大娄山脉西段北侧,北靠川南,南临遵义。茅台镇平均海拔400米左右,其周围崇山峻岭环绕,使其形成一个低谷地带盆地,结合茅台镇独特的气候特点,形成一个天然的酵池。
地质生态条件
一、独特的紫色土壤及砂页岩地质结构 茅台镇紫色土壤形成于七千万年前,其土层的酸碱适度,富含钙镁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。由于砂页岩石质地比较松软,十分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紫色土壤中的有益成分,被溶解紫色土壤中的有益成分,流入赤水河中,经过层层渗透过滤,滤出了纯洁无毒、香甜可口的清泉水。 二、冬暖夏热雨量少,最适宜酿酒微生物与繁衍 由于茅台镇地处低矮的赤水河边,峡谷地带,两山对峙,因此形成特殊的小气候,冬暖夏热雨少,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,冬季气候暖和,温差小,霜期短,年平均无霜期达326天,特殊的气候,加上茅台镇长时间的酿酒历史,使茅台镇周围的空气中漂游着无数微生物群,这些微生物群十分活跃和独特,并在茅台镇酱香酒的开放式发酵过程中,对于酱香的形成,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 三、水资源质量特别好 俗话说“好水出好酒”。经检测:赤水河水质无色透明,无异味,微甜爽口,河水未受污染,不仅酸碱度、硬度适中,水体含有大量的有益微量元素,不但符合饮用水标准,更是酿酒的宝贵自然水源。 周恩来总理对茅台酒的生产及发展十分关心,1972年他在全国计划会议上特别指示,为了确保酒的质量,使生产不断发展,赤水河上游不再建厂,因而保证了赤水河至今未被污染。赤水河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。
相关新闻
严格秉承『12987』传统大曲酱香酿制工艺,品质优良。